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业务研究 > 业务研究    宜昌律师网-宜昌市律师协会主办

阅览详情 / View details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来源:夷陵所   发布日期:2011-10-28 09:57:02   浏览次数:1834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期赋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当前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着力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突破难点、强化机制、改善管理、服务人民、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力求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深刻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更好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使经济与社会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统筹抓好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切实把深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困难与压力、挑战与考验,都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开展有效的工作。而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社会管理为民、利民、惠民更加突出。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社会管理中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如何形成良性互动,管理效能和水平如何提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基础,应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组织推动上、狠抓落实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进而全面提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水平。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科学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理清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动力。
  (二)人民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做文章,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真正让老百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同时,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能动性。这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凸显,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不能因循守旧,被动应付,要与时俱进、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强化管理,尤其是在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迫切要求社会管理创新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能动作用。
  (四)规范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大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努力做到社会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五)基础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要放在基层。要打牢基础,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以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着力在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整合街乡镇综治资源,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活力,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六)实效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检验标准。因此,要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看得见、摸得到,体现出受众面宽、覆盖面广、实效性强。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街乡镇和社区(村)营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民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和谐氛围,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活动领域,使社会管理创新产生出更大的实效。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落实措施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精心规划项目,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在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上抓落实。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创新要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要在制订规划、强化责任上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同时,明确目标责任,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员,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讲评考核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要在以点带面、指导推动上抓落实。要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出一批先进典型,以此把社会管理创新覆盖到全局,延伸到各个角落。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要在深入调研、创新招法上抓落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破解管理难题上下功夫、用气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加强对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分析社会矛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五)要在完善机制、监督考核上抓落实。要围绕不同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达标要求,并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年度考核中,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并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要在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上抓落实。衡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关键要看实践、看效果,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是否提高,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否增强。要紧紧抓住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关键节点上突破,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之,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创进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作者:赵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2014 YICHANG LAWYERS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律师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峡热线 · 蓝光网络
鄂ICP备2021001284号 主办单位:宜昌市律师协会   地 址:湖北省宜昌市学院街14号   电 话:0717-674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