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因经营不善而“休眠”了20余年的镇办小微集体企业,因职工无力妥善安置而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也困扰了它20余年。而这一切,在2019年底,终于划上了句号。
远安县晓坪木器加工厂,原是一家镇办集体企业。1995年,木器厂停止经营,银行贷款无力偿还、企业职工无力妥善安置等问题,在年复一年中,似乎已慢慢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2018年10月,远安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湖北典沣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援助,典沣所成立破产清算工作组,对该企业依法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尽快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债务化解等历史遗留问题。
企业虽小,但因时隔久远,清算难度却极大。清算工作组历时2个月,先后走访调查了13个单位、21名当事人,行程4200多公里,终于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18年底,木器厂职工大会召开并通过了《远安县晓坪木器加工总厂清算实施方案》、《原职工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方案》、《资产转让方案》,最终确定通过出售企业闲置资产,用货币补偿方式一次性足额发放职工安置费,并偿还逾期银行债务。
企业资产拍卖一波三折。因房产、土地等权属证件遗失,清算组一边到国土、房管、档案等部门查找几十年前的历史登记资料作为早期的评估依据,一边申请相关部门补办不动产登记使用权证,为下一步资产出售作准备。2019年9月,因企业资产所处地理位置偏僻、房产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企业资产拍卖流拍。同年11月,再次启动公开拍卖程序,最终以50.85万元成交。
资产变现50.85万元,可木器厂仅在远安县农商银行的逾期抵押贷款本息就已达78万之多,如果资产变现收益依法全部划转给银行,职工安置所需的21.9万余元资金将无着落。面对企业资不抵债的残酷现实,清算工作组又反复与银行协商,最终达成,企业资产变现收益优先保障职工安置费的足额支付,余额部分用于清偿银行贷款,不足清偿的,银行不再主张权利。
破产无情,清算有情。清算过程中,清算工作组还筹集0.8万元,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职工进行走访慰问,以解燃眉之急;职工刘某美的丈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重伤后死亡,拖欠医院的治疗费15万元,清算工作组积极主动协调县检察院,对刘某美实施司法救助;职工赵某洋,患有轻度脑梗,缺乏收入来源,清算工作组于是在清算期间将其聘为企业留守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春天可能迟到,但终究会到来,尘封20余年的“死结”终于解开了。